为了鼓励广东中小学生积极长期参加科技活动,客观公正科学评价学生活动的水平与能力,选拔培养具有科技特长 的学生,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广东省青少年科技 教育协会决定组织开展广东中小学科技特长生认证工作,特 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条 认证意义:认证旨在构建广东中小学生科技教育成长的电子档案数据库,覆盖中小学不同学段,逐层递进, 具有延续性;认证涵盖素养测评、实践考查、赛事成绩等主 要内容,具有综合性;认证等级以分值为标准,具有客观性; 根据赛事的含金量,对不同科技赛事设置不同分值,具有公 正性。
第二条 认证对象: 申请认证学生须为广东省内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包括港澳台及外籍在粤就读学生。
第三条 认证类别: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设立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科技体育、科技人文艺术、学科 奥赛五大类。
1.人工智能:面向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学生,要求学生参加人工智能、编程、机器人竞赛等相关活动,并 在县(区)级或以上赛事取得成绩,获得等级证书。
2.科技创新:面向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学生,要求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创客、科学调查、科技实践以及天 文、水科学、地球科学等相关活动,并在县(区)级或以上赛事取得成绩,获得等级证书。
3.科技体育:面向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学生,要求学生参加航空模型、航海模型、车辆模型、建筑模型、无线电测向等相关活动,并在县(区)级或以上赛事取得成 绩,获得等级证书。
4.科技人文艺术:面向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学 生,要求学生参加科幻绘画、科幻作文、科普剧、科普讲解、 OM(头脑奥林匹克)等科普表演类或科技人文类的相关活动, 并在县(区)级或以上赛事取得成绩,获得等级证书。
5.学科奥赛:仅面向高中学段的学生,要求学生参加中 学生五大学科奥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 并在全国或以上赛事取得成绩,获得等级证书。
学生参加首次认证时,需在以上五大类中选择其中一类 作为认证类别,参加其他类别的活动成绩均可计入赛事成 绩。学生一经选定认证类别,在该学段期间不得调整,但参 加下一学段认证时,允许重新选择其他认证类别。例如,某 学生在小学学段选择人工智能认证,初中学段可另选科技创 新、科技体育、科技人文艺术的其中一类。
第四条 认证内容:包括素养测评、实践考查、赛事成 绩、年份奖励四部分。
1.素养测评:采用网络或线下试题笔试的方式,题型包 括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满分 100 分,60 分合格。
2.实践考查:采用网络或线下动手实践的方式,要求完 成简单的科学实验或科技制作, 由评委赋分,满分 100 分,60 分合格。
3.赛事成绩:学生提交参加各类科技赛事的证书及有效 佐证材料,个人自评分值,评委核定分值,累计分值。
首次参加认证者,可以提交从小学一年级起的历年赛事 成绩材料。再次申请认证者,提交最新的赛事成绩材料。
表 1 各类赛事竞技成绩分值表(非学科奥赛)
类别 代码 | 赛事性质 | 一等奖 (分) | 二等奖 (分) | 三等奖 (分) |
1 类 | 县(区)级科协、教育、科技等行 政部门主办(东莞、中山为镇级) | 5 | 4 | 3 |
2 类 | 市级相关赛事 | 7 | 5 | 4 |
3 类 | 市级科协、教育、科技等行政部门 主办 | 9 | 7 | 5 |
3 类 | 省级相关白名单赛事 | 9 | 7 | 5 |
4 类 | 省级青科教协、发明协会等主要事 业社团单位主办 | 12 | 9 | 6 |
5 类 | 省级科协、教育、科技等行政部门 主办 | 14 | 11 | 8 |
4 类 | 全国相关白名单赛事 | 12 | 9 | 6 |
6 类 | 中国青辅协、发明协会等主要事业 社团单位主办 | 16 | 13 | 10 |
7 类 | 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行政 部门主办 | 20 | 17 | 14 |
7 类 | 国际赛事(一般) | 20 | 17 | 14 |
8 类 | 国际赛事(重大,其中美国科学工 程大奖赛四等奖为 13 分,入围参赛 10 分) | 22 | 19 | 16 |
备注:(1)第 1 类县(区)级赛事的证书,须由县(区)级科协、教育、科技等 行政部门盖章;(2)第 2/3 类为市级赛事,分为市级行政部门主办和非行政部门主办 两类,如证书无行政部门盖章或无法提供通知文件等佐证材料的,视作非行政部门主办。
表 2 各类赛事竞技成绩分值表(学科奥赛)
类别 代码 | 赛事性质 | 一等奖 (分) | 二等奖 (分) | 三等奖 (分) |
1 类 | 全国五学科奥赛 | 30 | 25 | 20 |
2 类 | 国际五学科奥赛 | 60 | 50 | 40 |
本办法后附的附录中已明确全国及省级各类赛事的分 值,未纳入的赛事不予赋分。未纳入附录表中的国际赛和市 级相关赛事(2 类)可提供证书及有效佐证材料, 由评委核 定是否赋分。
4.年份奖励:按照学生参加科技赛事的年份,每年给予 3 分的年份奖励分。 同年获得不同赛事证书的,年份奖励分 仅计算一次。再次参加认证时,重新核算年份奖励分。
例如,2024 年某学生首次参加认证时,2020/2021/2023 年共 3 年参赛获奖,年份奖励分为 3*3=9 分。2028 年再次认 证时,2026/2027 年 2 年参赛获奖,年份奖励分为 3*2=6 分。
第五条 认证等级: (1)学科奥赛认证设置 8-12 级。 (2)其他四类,小学学段设置 1-6 级,初中学段设置 1-9 级,高中学段设置 1-12 级。
认证采用延续递进的方式,低学段已认证的级别可以延 续到高学段。例如,获得小学学段 6 级认证,参加初中学段 认证时,从初中学段 7 级开始,但首次参加初中学段或高中 学段认证者,需从 1 级开始。
第六条 等级评定:累加赛事成绩和年份奖励分为等级的评定分值,并根据评定分值确定对应的认证等级。
小学、初中、高中学段均设置最高分值,小学学段或初中学段如超出该学段的最高分值,超出部分不计入下一学段 成绩。例如,某小学生在小学学段获得评定分值 135 分,超 出6 级最高值 120 分的 15 分不计入该学生初中学段的认证分值。
表 3 等级分值表(非学科奥赛) 表4 等级分值表(学科奥赛)
认证等级 | 小学组 (分) | 初中组 (分) | 高中组 (分) |
1 | 20 | 20 | 20 |
2 | 40 | 40 | 40 |
3 | 60 | 60 | 60 |
4 | 80 | 80 | 80 |
5 | 100 | 100 | 100 |
6 | 120 | 120 | 120 |
7 | 140 | 140 | |
8 | 150 | 150 | |
9 | 160 | 160 | |
10 | 180 | ||
11 | 190 | ||
12 | 200 |
第七条 认证机构: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负责认证工作,组建评委专家库,授权符合资质要求的地市有关单 位开展素养测评和实践考查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八条 认证程序:包括学生申请、素养测评、实践考查、赛事成绩和年份奖励分核定、等级评定、公示、颁证七部分。
1.学生申报:填报个人信息,提供历年参加科技赛事的获奖证书及赛事通知等有效佐证材料。
2.素养测评与实践考查:两科均合格者,方具备认证资格,才能进行赛事成绩和年份奖励分的核定。两科中如有不 合格者,可在 30 天内申请补考,补考仍不合格者需次年重 新申报,重新缴费。
3.公示颁证:核定等级的名单在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网络公示 5 天,无异议者颁发证书。如发现申报材料弄 虚作假,将取消申报学段的认证等级,列入黑名单,禁止参 与后续认证。
第九条 认证时间:原则上每年开展 1 次认证工作,1-3 月为学生申报,4-5 月进行测评考核,5 月下旬完成全部认 证工作。具体时间以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公布时间为准。
第十条 认证费用: 申请认证者需缴纳评审费,用于认 证的评审和组织工作。素养测评和实践考查不合格者,需缴 纳补考费。
第十一条 结果应用:扫描等级认证证书的二维码,可
以查看证书真伪及学生历年参赛成绩列表。认证充分反映学 生参加科技活动的时间跨度和成绩成效,证书可以作为国内 升学的参考和出国留学的佐证材料。
第十二条 其他:本办法由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 制定解释, 自 2025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本办法将根据国家 政策调整、科技教育发展及认证工作实际情况,适时修订完善。
附录:省级以上青少年赛事统计表
省级以上青少年赛事统计表
分类 | 赛事 | 类别 代码 | 名称及主办单位 |
人工 智能 | 国际 | 7 类 | FIRST 系列:FLL/FTC/FRC/WRO |
7 类 | VEX 国际赛 | ||
全国 | 7 类 |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国科协,已取消) | |
7 类 | 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教 育部电教馆) | ||
6 类 | 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交流展示活动(中国科协青少中 心) | ||
4 类 | 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中国儿童中心) | ||
4 类 | 世界机器人大会青少年机器人设计与信息素养大赛(中国电子学 会) | ||
4 类 | 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 | ||
4 类 | 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中国航空学会) | ||
4 类 | 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 | ||
4 类 | 中国“芯 ”助力中国梦——全国青少年通信科技创新大赛(中国 通信工业协会) | ||
4 类 | 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中国自动化学会) | ||
省赛 | 5 类 | 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省科协) | |
5 类 | 广东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小学科技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学 生信息科技创新大赛(省教育厅电教馆) | ||
4 类 | 广东青少年机器人大挑战(省青科教协) | ||
4 类 | 广东省创意机器人大赛(广东科学中心) | ||
4 类 | 广东省青少年创新思维及科技实践大赛(省发明协会) | ||
3 类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人工智能大赛(横琴合作区行政事务局) | ||
3 类 | 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无人机科创嘉年华活动 | ||
科技 创新 | 国际 | 8 类 |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美国) |
8 类 | 欧盟青少年科学家竞赛 | ||
8 类 | 伦敦国际青年科学论坛 | ||
8 类 | 丹麦青少年科技竞赛 | ||
8 类 | 日本超级理科高中学生展示活动 | ||
7 类 | 国际青少年水科技发明大赛 | ||
7 类 | 美国匹兹堡、瑞士日内瓦、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 | ||
全国 | 7 类 |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国科协等) | |
7 类 | 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国科协,已取消) | ||
6 类 | 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中国科协) | ||
6 类 | 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中国科协等) | ||
7 类 |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清华大学) | ||
6 类 | 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等) | ||
4 类 | 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中国天文学会) | ||
4 类 | “地球小博士 ”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中国地理学会) | ||
4 类 | 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等) | ||
4 类 | 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地震学会等) | ||
省赛 | 5 类 | 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省科协等) | |
5 类 | 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实践能力挑战赛(省科协) | ||
5 类 | 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广东选拔赛(省科协等) | ||
5 类 | 广东省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省科协等) | ||
5 类 | 广东省中小学生创客大赛(省教育厅,已整合) | ||
4 类 | 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奖评选活动(省发明协会等) | ||
4 类 | 广东省青少年环保创意大赛(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 ||
4 类 | 广东省青少年创新思维及科技实践大赛(省发明协会) |
科技 体育 |
全国 | 6 类 | “我爱祖国海疆 ”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教育竞赛(中国航海模型 运动协会) |
6 类 | “驾驭未来 ”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教育竞赛(中国车辆模型运动 协会) | ||
6 类 | “飞向北京 ·飞向太空 ”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 (中国航空运动协会) | ||
6 类 | 全国青少年模拟飞行锦标赛(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 中心) | ||
省赛 | 4 类 | 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模型教育竞赛活动(广东省航海模型协会) | |
4 类 | 广东省学生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广东省航空运动协会) | ||
4 类 | 广东省学生无线电测向冠军赛(广东创世纪无线电模型青少年俱 乐部) | ||
科技 人文 艺术 | 国际 | 7 类 | 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大赛 |
全国 | 7 类 | 全国科普讲解大赛(科技部) | |
7 类 | 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中国科协青少中心等) | ||
7 类 | 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教育部电教馆——艺术、动画设计, 已调整) | ||
4 类 | 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中国区决赛 | ||
4 类 | 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 ||
省赛 | 5 类 | 广东省科普剧大赛(省科协) | |
5 类 | 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省科技厅) | ||
5 类 | 广东省青少年科学影像节(省科协事业发展中心) | ||
5 类 | 广东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省教育厅电教馆——艺术、动画设 计,已调整) | ||
4 类 | 广东省头脑奥林匹克创新思维大赛(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 | ||
学科 奥赛 | 国际 | 2 类 | 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
全国 | 1 类 | 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 国数学、物理、化学、植物、动物、计算机学会) |
备注:(1)未纳入上表的全国及省级赛事均不作赋分;(2)未纳入上表的国际赛和非 科协、教育部门主办的市级相关赛事(2 类)可提供证书及佐证材料,由评委核定是否赋分。
发布者:Caesar,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kejitechangsheng.com/guangdong/031013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