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类

1
信息技术报考条件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严格遵守《中学生守则》。

2. 在校期间无严重违反校纪校规者。

3. 户籍和学籍符合自治区及乌鲁木齐市中考招生政策要求。

4. 思想品德端正,学习成绩优异,具有信息学编程学习经验的学生。

5. 初中阶段取得csp-j信息学竞赛(入门级)一等奖选手,或初中阶段取得csp-s信息学竞赛(提高级)二等奖及以上选手。

2
信息技术报名方式及流程(含确认方式)
本次报名采用线上报名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按照要求填写报名信息。咨询邮箱:736069170@qq.com

图片
3
信息技术考试(测试) 安排及要求
1. 专业成绩: 2022-2024年,全国信息学竞赛(新疆赛区)获奖证书原件照片(CSP-S提高级二等奖及以上,或CSP-J入门级一等奖及以上)。

2. 文化课成绩: 全市初三模考成绩(加盖学校公章)注:成绩不真实者,取消预录取资格。

3. 面试: 根据以上成绩综合排名,符合预录取条件的考生,学校会电话通知参加面试。

4. 面试时间: 2025年5月18日

5. 面试地点: 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绿谷校区)

根据专业成绩、文化课成绩和面试成绩综合排名后,择优预录取。

6. 完成学校统一组织的心理测评。

4
信息技术特长生认定
特长生认定原则:

1. 学校将按照一定比例对考生专业成绩、文化课成绩、面试成绩综合排名,择优预录取,入学后按照信息学竞赛特长生培养方式开展训练学习。

2. 对未按时参加特长生报名的考生,不补录;招考中提供虚假信息者取消预录取资格。

3. 我校对信息学竞赛特长生的中考招生办法:

取得我校信息学竞赛特长生认定资格的考生,在我校中考招生中,将在录取分数线基础上适当降低分数,对于综合分数和专业分数特别优秀的考生还会作调整,原则上不低于中考一批次录取分数线。

5
信息技术录取
经学校认定、市教育局审核通过的特长生,按照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方案的要求进行录取。录取工作结束前,考生出现违法、违纪行为对录取结果造成影响的,后果自负。

科技类

2025年我校科技类特长生招生工作已启动,我们真诚欢迎热爱科学、有科技特长的初中生报考我校。具体如下:

招生对象:符合2025年自治区及乌鲁木齐市中考报名条件的品学兼优,科技类特长突出的初三学生。

1
科技类报考条件
1、初中毕业综合素质评定B级以上(含B级);

2、对科技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具备从事科技活动的创新精神、思维品质、科技态度、方法以及相关的科学知识;

3、初中阶段参加过教育部白名单创新类赛事并获得省级一等奖及以上或相关比赛和等级考试;

4、具备个人独立完成一个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能力,重点考察项目创意构思、设计规划、前景状况以及应用常用工具加工的能力;

5、实践操作能力突出,应变能力强,能在模拟比赛及答辩环节中,对作品及相关获奖项目做出合理、准确解释、演示和适当拓展;

2
科技类报名方式及流程
提交材料:

1、科技类特长生报名表;

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科技类特长生招生报名表.docx2、符合报名条件的各类获奖证书原件照片;

3、全市初三一模成绩(加盖学校公章);

4、初选自我介绍视频,视频不得剪辑调色,声音、录像必须保持同步,不可后期粘贴拼接,视频录制中考生穿校服保持正面全身影像,不得离开录像画面,录制开始时自我介绍(姓名+学校)、介绍自己初中以来参加的项目及获奖情况、项目阐述,总时长控制在5分钟内,确保内容清晰可见;

5、其他认为有必要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需原学校审核盖章)。

以上材料文件名为“姓名+学校+联系电话”,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相关邮箱,同时扫二维码在线填写相关信息。

图片

报名时间:2025年4月6日-5月6日

3

 科技类考试(测试) 安排及要求

测试安排:学校纪检监督小组,全过程参与科技类特长招生工作。学校特长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教务科、专业考核小组将根据报名考生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初审。符合条件的考生,学校会电话通知参加相关测试。需现场评分并公布成绩的项目,评委将进行现场评分公布。

测试方法:

1、根据报名的特长类型,进行专项测试。

2、测试考场封闭,全过程监控录像并留存。

3、完成学校统一组织的心理测评。

测试时间: 5月18日
测试地点: 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绿谷校区
4

 科技类特长生认定

1、我校预录取结果将由学校“三级”评审小组讨论通过(领导小组、教务科、专业组),学校预录取结果经公示一周无异议后报市教育局。

2、凡取得我校科技类特长生认定资格的考生,在中考招生中,我校将在规定的计划内分数线基础上适当降分录取,专业特别优秀的考生可适当放宽。

5

 科技类录取

经学校认定、市教育局审核通过的特长生,按照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方案的要求进行录取。录取工作结束前,考生出现违法、违纪行为对录取结果造成影响的,后果自负。

END
消息来源: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公众号

本文转载自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公众号,本文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