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长生

  • 重庆市铜梁区巴川初级中学校2024年人工智能教育特长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对象 2024年应届小学毕业生 二、招生名额 50人 三、报名条件 (一)热爱人工智能,对编程、算法和人工智能领域有浓厚兴趣,具备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具备扎实的数学、编程和算法基础,有相关竞赛经验者优先; (三)在人工智能领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包括但不限于参与项目、参加竞赛或发表相关论文等; (四)各省、市、区、县创新省(市、区、县)长奖…

    2024年3月8日
    002.2K
  • 各省科技特长生具体学校汇总

    ​各省科技特长生具体学校汇总收藏提醒! 目前科技特长生已在20个省份、4个直辖市、3个自治区普及,除港澳特别行政区外,普及率达到84%! 科技特长生在多省多校得到认可,培养力度必然会加大,即将会有更多的孩子选择科技特长生这个方向! 但由于每个学校的招生简章都不同,建议各位家长根据意向院校的招生要求,提前做出决策。 了解各省份各学校科技特长生政策的方式: 1.…

    2024年3月4日
    0011.0K
  • 融侨南开2024年科技特长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项目(一)科技创新(二)机器人(三)计算机编程(四)人工智能(五)无人机 二、招生对象(一)年龄: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升入初中,初中升入高中的有关规定;(二)素质:拥有优秀的科技特长、思维能力突出、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烈。 三、招收条件以上项目于2022年9月至2024年8月期间在教育部公布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赛事…

    2024年2月28日
    002.0K
  • 2024年重庆融侨南开中学科技特长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项目 (一)科技创新 (二)机器人 (三)计算机编程 (四)人工智能 (五)无人机 二、招生对象 (一)年龄: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升入初中,初中升入高中的 有关规定; (二)素质:拥有优秀的科技特长、思维能力突出、动手能力强、 创新意识强烈。 三、招收条件 以上项目于2022年9月至2024年8月期间在教育部公布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

    2024年2月27日
    005.1K
  • 教育部公布名单!这些中小学入选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推荐要求,认真组织在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师资配备、实验环境建设等方面具有较好基础的中小学校积极申报,经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严格审核推荐、教育部集中公示,最终确定了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一起看看名单吧↓↓↓ 本次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推荐,旨在通过基地试点,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新理念…

    2024年2月27日
    003.0K
  • 青岛十九中2024年科技特长生招生简章

    一、自招班 2023年,学校面向四区和高新区招收4个班,共200人。独立编班。 1.考试科目 自主招生测试分为笔试与面试。 笔试分两个科目,科目一为物理,原始分满分120分,其中基本题目100分、附加题目20分,考试时长90分钟。科目二为化学,原始分满分80分,其中基本题目70分、附加题目10分,考试时长60分钟。 面试满分20,涉及科学、人文、探究等领域,…

    2024年1月28日
    002.2K
  • 关于组织开展第38届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及作品征集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科协、教育局,雄安新区党群工作部、雄安新区管委会公共服务局: 第38届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于2023年12月启动,2024年4月举办终评展示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和内容 (一)活动主题 创新·责任·诚信·合作 (二)活动内容 1.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由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和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组成。…

    2024年1月26日
    002.1K
  • 关于第24期北京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市拔尖”项目入选学生名单公示

    各有关单位: 第24期北京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市拔尖”项目选拔工作已结束,经过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15名专家及其团队的综合评审,共有45名中学生入选,现对入选学生名单进行公示。 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邮件形式向我们反映。邮件…

    2024年1月26日
    001.8K
  • 关于举办第十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北京赛区)的通知

    ​各区科协、团委: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年)》《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见》《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动员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参与科普创作,关注前沿科学技术、公共安全健康等领域的科研应用与普及…

    2024年1月24日
    002.0K
关注微信